2025年7月5日,深圳大学MPA教育中心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孙萍教授,于守正楼A213会议室开展《MPA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的分类与写作》专题讲座。以政策解读为切入点,结合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指导经验,为师生系统梳理MPA学位成果的规范要求与创新路径。讲座由MPA教育中心主任罗文恩副教授主持。

孙教授首先解读了近年MPA 学位申请政策的最新变化,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及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等指导类政策文件明确专业学位教育需强化实践导向。当前 MPA 学位论文已形成专题研究类、政策分析类、案例分析类、调研报告类等多元类型,且具有各自的写作范式,并均要注重实践价值。
在实践成果方面,孙教授指出案例分析报告需基于真实典型的公共管理事件,兼顾原创性与故事性,通过理论工具深度剖析问题并输出可复制方案;调研报告则强调一手数据支撑,需完整呈现绪论、调研设计、结果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学术与实践双重价值。此外,孙老师提炼出论文写作五大关口:选题关、学理关、文献关、方法关和文字关。选题关要求选题角度新颖、注重问题意识;学理关要求术语精准、理论基础扎实;文献关则强调引用文献的最新性与丰富性;方法关明确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而文字关则强调表达的精炼性和格式的严谨性。
孙教授的讲座使MPA同学受益良多。MPA中心主任罗文恩副教授总结到:“这场讲座既是指南针,又是显微镜,让我们看清了MPA论文的‘道’与‘术’”。
深圳大学MPA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师生互动机制,不断提升学位论文质量,致力于培养有理论功底、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